为切实贯彻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》和团中央、教育部《关于实施“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”的建议》精神,根据《m6手机网页版登录素质教育实施纲要》要求,加强“第二课堂”教育功能,培养素质全面的“和谐职业人”,结合我校设置学校、二级学院、学生社区、班级四级联动平台,现要求各级平台将本学期平台活上报,要求如下:
一、高度重视,加强领导。要进一步提高对课余素质教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,把它作为培养青年学生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载体,努力促进青年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。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,成立由各院级部门、二级学院负责人为组长,相关负责人以及学生会干部参加的课余素质教育领导小组,确保活动扎实推进。要进一步加强课余素质教育活动的工作机制建设,努力形成领导重视、参与广泛、运转顺畅、成效显著的工作机制。
二、精心组织,强化指导。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课余素质教育的组织工作,提供必要的支持。要采取有效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,通过活动项目申报等方式,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。
三、广泛发动,营造氛围。要以开展课余素质教育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加大课余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,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报道工作,使广大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开展课余素质教育活动的意义、目的和要求,积极地参与课余素质教育的活动。
四、合理规划,分类开展。
(一)思想引导类活动: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形势、新要求,以及学生成长的特点引导树立具体目标,将其个人的成长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。开展活动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想把握、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分类引导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(二)组织建设类活动:确立基层第一的观念,发扬务实、求实的作风,深入基层、服务基层,抓好学生基层建设,不断增强基层活力。
(三)服务青年类活动:从深入体察当代青年需求的变化拓展服务领域;优化服务手段,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,增强服务能力等方面来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。
(四)权益保护类活动:针对当下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尚不成熟,社会经验尚不丰富,自我保护能力较低,成立学生维权工作机构、维权队伍等方式使学生群体权益保护工作及活动得以具体、深入的开展。
(五)志愿服务类活动:引导学生在保持合理物质追求的同时培养健康的精神追求,树立劳动创造生活、奋斗成就人生的价值观念,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方式;引导学生对国家、社会、他人的责任感和公益心,以“帮助他人、完善自己、服务社会、弘扬新风”为宗旨,开展一系列志愿活动。
(六)素质拓展类活动:在学生中积极推广校园游戏活动,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沟通,克服心理障碍,完成心理挑战,学习规则,学会组织协调,不断提升社会化技能,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实现团队建设。
(七)文化娱乐类活动:文娱活动是学生日常休闲生活的重心。抓住这个重心的特点和学生在其中的思想逻辑,可以将引导青年的内容嵌入到这些文化娱乐类活动中,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熏陶与影响。
(八)新媒体类活动:新媒体类活动的开展是学生活动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的体现,是新形势下学生活动深入学生、团结学生、凝聚学生、引导学生必不可少的手段。通过采用学生喜欢的新的沟通、交流、联络、聚集方式,开展广泛、便捷、低成本的新媒体活动。
请各有关部门、二级学院将本学期课余素质平台活动安排表(模版附后)围绕主题活动,于3月20日前报送至学工部、学生处团委谷文鹃处。电话:86928220,QQ:9121547。邮箱9121547@qq.com